
【历史大讲坛】
府院之争引讨逆,张勋复辟再倒行。
护法运动空著名,北洋军阀实权统。
五四运动新民主,中国青年新刊红。
军阀混战黎民苦,鲁迅词讼是刃锋。
〖府院之争〗
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务被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位,总统改由冯国璋担当。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张勋〗
(1854-1923)原名张和,字少轩,江西省奉新县人,北洋军阀势力之一。清朝覆亡后,为体现效忠清室,张勋榨取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1917年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被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后病死于天津,谥号忠武。
〖张勋复辟〗
1917年6月,张勋借“调解”府院之争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聚会”,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天下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效果复辟仅12天休业。
〖护法运动〗
又称护法战争,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暂时约法、恢复国会,团结西南军阀配合举行了阻挡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暂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伪共和,重新建设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取土地的面目,运动最终以失败了却。
〖五四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爆发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宽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级配合加入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歇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举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阻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降生和生长,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向导的、人民公共的,阻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权要资笔器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直皖战争〗
爆发于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锟与皖系段祺瑞为争取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的对抗。其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认真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是一园地方武士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这次直皖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北。7月19日,段祺瑞被迫告退。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
〖中共一大〗
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降生。以后,在中国泛起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公共以后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以后面目一新。
〖直奉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举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以后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中德协约》〗
1921年5月20日,北洋政府和德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中德协约》。德国声明放弃其在山东的各项权力。这是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上少见的一律条约之一,因战争而中止四年的中德关系得以恢复。
〖陈嘉庚〗
(1874.10.21—1961.08.12)著名的爱国华侨首脑、企业家、教育家、善士、社会运动家,福建省泉州府(今厦门市)人。1913年回家乡先后开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聚会天下委员会副主席、天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天下归国华侨团结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旌旗、民族绚烂”。
〖《中国青年》〗
是1923年共青团中央出书的杂志。主要关注青年生涯状态,服务青年乐成人生是其基本宗旨,其目的读者定位为中国青年精英,即18岁至30岁的都会主流青年。它的人物报道在海内期刊界有着公认的影响;它对青年人生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其区别于其他杂志的一个主要特色。
〖鲁迅〗
(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头脑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加入者,中国现代文学的涤讪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偏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偏向。”他关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头脑文化生长具有重大影响,蜚声天下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狂人日志》〗
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口语日志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口语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收入《呐喊》集。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形貌,展现了封建礼教的“吃人”实质,体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在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对抗。
祝好朋侪无事在心惟极乐,有功于世不虚生!
【历史大讲坛】
府院之争引讨逆,张勋复辟再倒行。
护法运动空著名,北洋军阀实权统。
五四运动新民主,中国青年新刊红。
军阀混战黎民苦,鲁迅词讼是刃锋。
〖府院之争〗
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务被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位,总统改由冯国璋担当。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张勋〗
(1854-1923)原名张和,字少轩,江西省奉新县人,北洋军阀势力之一。清朝覆亡后,为体现效忠清室,张勋榨取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1917年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被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后病死于天津,谥号忠武。
〖张勋复辟〗
1917年6月,张勋借“调解”府院之争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聚会”,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天下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效果复辟仅12天休业。
〖护法运动〗
又称护法战争,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暂时约法、恢复国会,团结西南军阀配合举行了阻挡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暂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伪共和,重新建设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取土地的面目,运动最终以失败了却。
〖五四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爆发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宽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级配合加入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歇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举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阻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降生和生长,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向导的、人民公共的,阻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权要资笔器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直皖战争〗
爆发于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锟与皖系段祺瑞为争取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的对抗。其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认真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是一园地方武士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这次直皖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北。7月19日,段祺瑞被迫告退。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
〖中共一大〗
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降生。以后,在中国泛起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公共以后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以后面目一新。
〖直奉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举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以后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中德协约》〗
1921年5月20日,北洋政府和德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中德协约》。德国声明放弃其在山东的各项权力。这是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上少见的一律条约之一,因战争而中止四年的中德关系得以恢复。
〖陈嘉庚〗
(1874.10.21—1961.08.12)著名的爱国华侨首脑、企业家、教育家、善士、社会运动家,福建省泉州府(今厦门市)人。1913年回家乡先后开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聚会天下委员会副主席、天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天下归国华侨团结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旌旗、民族绚烂”。
〖《中国青年》〗
是1923年共青团中央出书的杂志。主要关注青年生涯状态,服务青年乐成人生是其基本宗旨,其目的读者定位为中国青年精英,即18岁至30岁的都会主流青年。它的人物报道在海内期刊界有着公认的影响;它对青年人生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其区别于其他杂志的一个主要特色。
〖鲁迅〗
(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头脑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加入者,中国现代文学的涤讪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偏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偏向。”他关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头脑文化生长具有重大影响,蜚声天下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狂人日志》〗
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口语日志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口语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收入《呐喊》集。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形貌,展现了封建礼教的“吃人”实质,体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在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对抗。
祝好朋侪无事在心惟极乐,有功于世不虚生!